國內 節慶風俗 清空篩選條件
節慶風俗
寬窄巷子的歷史成都寬巷子的由來: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,準噶爾部竄擾西藏。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后,選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滿城——即少城。清制規定森嚴,滿蒙官兵一律不得擅離少城染指商務買賣。靠每年少城公園(今天的人民公園)春秋兩季的比武大會,論成績優異領取皇糧過日子。大街(寬巷子)居住滿族文武官員,小胡同(窄巷子)則住滿族士兵,等級森嚴,漢人嚴禁入內。成都寬窄巷子?風雨中,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寬窄兩條巷子。由于年久失修,今天的寬巷子、窄巷子不僅建筑大多已十分破敗,而且由于外來人口的大量擁入,昔日的四合院已經變成了大雜院。寬窄巷子一景寬巷子如今的寬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,您在這條巷子中游覽…
95916 2025-02-11
節慶風俗
火把節的舞蹈 彝族的舞蹈多姿多彩,形式繁多,既有摹仿自然和社會生活,情節簡單,古樸渾厚的舞蹈;也有熱情奔放,動作繁復,韻律豐富的藝術性舞蹈;還有一些剛強激烈、動作夸張,富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,有獨舞、群舞和雙人舞,從所表現的場合來看,與婚喪節日禮儀和宗教祭祖等息息相關,密不可分。因而根據其性質和內容,可分為婚禮舞、喪葬舞、節日舞、祭祖舞、勞動舞、游戲舞、自娛性舞蹈等,不一而定。從內容看,有表現勞動生產和愛情生活的;有反映戰爭場面和宗教祭祀活動的;有再現民族風俗禮儀的。內容豐富,體現了彝族人民卓越的智慧和創造才能。 藝術源于生活,是社會生活的反映。彝族舞蹈是彝族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歷史、宗教、…
139453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古代僰人不是彝族的先民僰人,中國古代的一種民族,為古氐羌人的一部分。史書記載,曾建立過“僰候國”,也就是“僰國”。僰人,為西南夷。為其這一點,有人說古代僰人是彝族的先民;晉代到明代中葉的川南“僰人懸棺”是古代彝族的懸棺,這是大錯而特錯。有人說,古代僰人是今白族的先民或構成白族的主要成分,這可能是對的。如果這一結論正確的話,那么川南“僰人懸棺”也就是白族的懸棺了。秦、漢時期,稱今川西南、貴州、云南境內的各少數民族為“西南夷”。《史記·西南夷列傳》說:“西南夷君長以什數,夜郎最大;其西,靡莫之屬以什數,滇最大;自滇以北,君長以什數,邛都最大;其外,西自桐師(今保山)以東,北至葉榆(今大理),名為巂…
86393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彝族選美 彝族火把節“選美”歷史悠久,千百年來,彝族人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這天過火把節,火把節活動一般三至五天,人們在這期間開展“選美”、摔跤、爬桿、歌舞表演、斗牛、賽馬、打火把等文體活動。彝族人世代愛美,追求美,“選美”自古以來一直是彝族傳統火把節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。它不同于當今世界集商業性與藝術性于一身的“選美”活動。已延續上千年的彝族傳統民間“選美”活動要求十分嚴格,美麗的彝家姑娘盛裝打扮,手持黃傘,圍著草坪上的火堆緩緩舞步表演“朵樂荷”,評委們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。他們的評選既挑剔又自然,既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,又要看她們的穿著打扮;還要看她們平時對待父母長輩的孝順…
88349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彝族娶親婚俗? 彝族的婚禮是熱鬧而有趣的。男女青年相識和相戀后,雙方都情投意合,稱心如意,男方父母就請畢摩選一吉日,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,就為他們舉行婚禮。婚禮舉行前幾天,姑娘要減飯減水,臨出嫁前更是不準吃喝。這種“新娘子餓食餓水”的習俗主要來自彝族“虎妻”的傳說,同時也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——彝族認為那樣是不吉利的。 舉行婚禮這天,男方家喜氣洋洋,親朋滿座。院子中間用樹枝搭起一座青棚,棚內棚外披紅掛彩,正中擺放著彝家喜神牌位。彝家歌手不斷地演唱著有民族情調的《青棚調》,親朋好友歡聚一堂,歌聲不停,嗩吶聲不斷。 男方家娶親的隊伍來到女方家門前時,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姊妹和同輩青年男女…
59036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涼山地形介紹 成昆鐵路和川云國道縱貫全境,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上重要通道。境內地貌復雜多樣,地勢西北高,東南低。高山、深谷、平原、盆地、丘陵相互交錯,有海拔最高為5958米的木里縣恰朗多吉峰,最低的雷波縣大巖洞金沙江谷底305米,相對高差為5653米。 山峰高聳,河谷深切,高差懸殊,不僅構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觀,也形成了我國罕見的亞熱帶干熱河谷稀樹草原景觀。州內構造地貌發育充分,斷裂帶縱橫交錯,斷塊山、斷陷盆地、斷裂谷眾多。 斷陷盆地內分布著河流沖積平原、洪積扇、丘陵、臺地等,盆周為斷塊山,盆底與山頂相對高差可達1000米。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,發育典型,盆地內部冰川谷和崗壟比比皆是,均屬難得的…
35624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有關邛海形成的原因,民間廣泛流傳的漢時邛都縣沉陷說以及明清時寧遠府沉陷說。民間傳說,邛海系梓潼縣沉陷所致。每當艷陽晴天,海水清亮時,尚可在青龍寺附近海域見到水底的筒形瓦頂。這在《后漢書、西南夷傳》和瀘山光福寺明代的《滬山碑記》均有記載。1975年調查時,在離湖岸數十米的水下,還看到屋基條石。這也成了地震成海的依據。但是據考,漢武帝時,曾親自到過西昌、邛海的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就從未提到過邛都地陷成海之說。。《漢書地理志》只講"邛都,南山出銅,有邛池澤。《三國志》、《華陽國志》等,在涉及邛海時也無地陷的記載。清朝大地震時,當時目擊者的詩文、碑碣。也并沒有說震后地陷。地質學家認為,邛海及其…
80704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彝族火把節的傳說 從前,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熱阿比,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提拉巴,兩人都有拔山之力,沒有人能夠摔倒他們。斯熱阿比聽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,很有本領,就從天上下來,和他比試。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門,臨行時,他對母親說:“天上的大力士來找我,請老人家抬一塊鐵塊招待他,就說這是我吃的東西,請他嘗嘗。讓他等一會兒,我馬上回來找他摔跤。” 說完,阿提拉巴就走了。一會兒,斯熱阿比來了,阿提拉巴的母親真的抬了一塊鐵塊給斯熱阿比,斯熱阿比咬了一口,怎么也咬不動。他想:阿提拉巴吃鐵塊,他的力氣一定比我大。想罷,他急急忙忙回去了。 阿提拉巴回來以后,他母親把經過說了一遍,阿提拉巴聽說斯熱阿比…
80545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西昌當地彝族習俗介紹習俗?民間素有“打羊”、“打牛”迎賓待客之習。凡有客至,必殺先待客,并根據來客的身份、親疏程度分別以牛、羊、豬、雞等相待。在殺牲之前,要把活牲牽到客前,請客人過目后宰殺,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。酒是敬客的見面禮,在涼山[圖庫]只要客人進屋,主人必先以酒敬客,然后再制作各種菜肴。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,吃飯中間,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,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,以表示待客的至誠。吃飯時,長輩坐上方,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,并為長輩添飯、挾菜、泡湯。婚俗男女青年訂婚之后,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。婚宴多用豬、雞肉,一般不用羊肉(喪事則用羊肉)。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…
50585 2025-02-08
節慶風俗
??面對身著鮮艷盛裝的靚麗彝族阿咪子,聽著奔放而又略帶野性的彝族敬酒歌,客人們笑逐顏開,其樂陶陶。 彝族是個熱情好客、粗獷豪放的民族,酒文化濃烈深厚。19歲的小梅姑娘高挑嫵媚、清純可愛,是馬邊彝族自治縣大風頂歌舞團的一員,“許多客人在陶醉于歌聲的同時,贊不絕口的是我們手中那精美的彝族酒杯。”她告訴筆者。彝家酒器: 彰顯神秘“三色文化” 馬邊彝族酒器多是選用優質木材,由彝族能工巧匠手工制作的,體現了彝族古老而神秘的“木頭”文化。這種木制酒器不會裂口,也不容易摔壞。也有用金、銀、牛角、牛皮制作的,都代表著吉祥如意。一套完整的彝族酒器包括10個酒杯、一個酒殼、一個托盤,酒壺、酒杯全是用整塊木頭雕…
52663 2025-02-08